彈撥樂器的種類很多,而古琴就是其中一種,而且也是較為受歡迎的一種。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,有文字可的歷史有四千余年,據(jù)《史記》載,琴的出現(xiàn)不晚于堯舜時期。雖然大家都知道古琴,但您對它具有的文化了解有多少?下面就讓古琴培訓(xùn)和正古琴帶您詳細了解。
古琴的聲音是非常獨特的,一般人聽琴樂能感到古琴的安靜悠遠?!办o”可以說是琴音的特點,琴音也被稱為“太古之音”、“天地之音”。這里的“靜”有兩層意義,一是撫琴需要安靜的環(huán)境,二是撫琴更需安靜的心境。古琴有三種音,都非常安靜。散音松沉而曠遠,讓人起遠古之思;其泛音則如天籟,有一種清冷入仙之感;按音則非常豐富,手指下的吟猱余韻、細微悠長,時如人語,可以對話,時如人心之緒,縹緲多變。泛音象天,按音如人,散音則同大地,稱為天地人三籟。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籟,可以狀人情之思,也可以達天地宇宙之理。
在古琴音樂三音交錯、變幻無方、悠悠不已之中,凡高山流水、萬壑松風(fēng)、水光云影、蟲鳴鳥語及人情復(fù)雜之思和宗教哲學(xué)之理,盡能蘊涵表達。宋《琴史》中說:″昔圣人之作琴也,天地萬物之聲皆在乎其中矣。″晉時嵇康作《琴賦》曰:“眾器之中,琴德為優(yōu)。”也就是認為在各種樂器中,古琴是非常理想的,具有優(yōu)異的品德,最適宜君子作為修養(yǎng)之具。琴音的松沉?xí)邕h,能讓人雪躁靜心,感到和平泰然的氣象,體驗內(nèi)心的祥和喜樂;琴樂的潔凈精微,能讓人感發(fā)心志、瀉泄幽情,化導(dǎo)不平之氣、升華心靈意境。
歸根結(jié)底,就是以七弦琴中的“含至德之和平”(《琴賦》),來養(yǎng)成君子“中和”的品德、達成“樂教”的目的。魏晉之后,佛道思想又融入古琴,尤其是道家“大音希聲”(老子)、“至樂無樂”(莊子)的思想,在七弦琴中能得到理想的體現(xiàn)。琴音的低緩悠遠、縹緲入無,讓人由撫琴聽琴而進入一咱超乎音響之上的“無聲之樂”的意境,體驗到“希聲”“至靜之極”的境界;莊子將這種虛靜的、通乎天地萬物的境界稱為“天樂”,“以虛靜推于天地,通于萬物,此之謂天樂”(《莊子·天道》)乃是一種天人相和、無言而心悅、超乎音響感受之上的精神境界。在佛家,則稱之為“空”的體驗、乃是一種“無我之境”。
現(xiàn)流行的樂器很多,就我國本土流傳的樂器來說,古琴算是最為受歡迎的了。古琴作為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,是漢族文化中的瑰寶,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(zhì)遺產(chǎn)表作。古琴培訓(xùn)和正古琴今天就來說說古琴的音色有哪些。
一曰“奇”:謂輕、松、脆、滑者乃可稱奇。蓋輕者,其材輕;松者,扣而其聲透,久年之材也;脆者,質(zhì)緊而木聲清長,裂紋斷斷,老桐之材也;滑者,質(zhì)澤聲潤,近水之材也。
二曰“古”:謂淳淡中有金石韻,蓋緣桐之所產(chǎn)得地而然也。有淳淡而無金石韻,則近乎濁;有金石韻而無淳淡聲,則止乎清。二者備,乃謂之“古”。
三曰“透”:謂歲月綿遠,膠漆干匱,發(fā)音響亮而不咽塞。
四曰“靜”:謂之無殺颯以亂正聲。
五曰“潤”:謂發(fā)聲不燥,韻長不絕,清遠可愛。
相信說到古琴培訓(xùn)我們都不陌生,是現(xiàn)在很多人的選擇,古琴,清、和、淡、雅集于一體,接下來就讓和正古琴帶我們詳細了解一下吧!
古琴有三種音,散音、泛音、按音。散音松沉而曠遠,讓人起遠古之思;其泛音則如天籟,有一種清冷入仙之感;按音則非常豐富,手指下的吟猱余韻、細微悠長,時如人語,可以對話,時如人心之緒,縹緲多變。泛音象天,按音如人,散音則同大地,稱為天地人三籟。
古琴技法甚多,古時有超過一千種,今常用指法僅幾十種,例如右手的抹、挑、勾、剔、打、摘、擘、托(即“右手八法”)、撥、輪、剌、撮、鎖、如一、滾、拂、雙彈等,左手的上、下、進復(fù)、退復(fù)、吟、猱、罨、跪指、掏起、帶起、爪起、撞、牽、全扶、半扶、齪、間勾、轉(zhuǎn)指、索鈴等。